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与法学·综合版》 > 2012年第6期
编号:12572655
管腔器械清洗中的相关问题解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日 《医学与法学·综合版》 2012年第6期
管腔类器械,对策
     【摘 要】大部分的管腔类器械管腔较长,管径细小,清洗时难度较大,而管腔内残留的细菌等成为交叉传播疾病的潜在危险,影响医疗质量和患者的医疗安全。为提高管腔类器械清洗的质量,笔者对目前我院管腔类器械的清洗消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管腔类器械;清洗;问题;对策

    器械清洗是器械处理的第一步,也是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彻底的清洗是合格灭菌的前提,尤其是我国乙型肝炎、艾滋病等发病率逐年上升,各种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预防形势严峻,加强重复使用管腔器械的清洗至关重要。清洗不彻底的管腔器械会使细菌在器械内腔形成一层生物膜,而生物膜是造成管腔类有关感染的重要因素,是影响消毒剂穿透,造成消毒失败的重要原因。

    管腔器械约占手术器械的2%【1】,比较常见的如宫腔吸引管、侧孔吸引器头、脑压计、穿刺针等,由于管腔器械管状的特殊性,加上其往往较长,管腔狭窄,清洗难度大,一旦清洗不彻底,器械上的细菌很容易再感染给其他患者,特别是那些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2】。为了保证管腔器械清洗达到规定质量标准,减少护士非护理性工作强度,本文将对有关管腔类器械手工清洗中的相关问题及对策分析如下。

    1、管腔器械清洗存在的问题

    1.1工作人员消毒灭菌意识缺乏,对管腔器械清洗认识不足

    清洗操作人员对管腔器械消毒灭菌的认识和清洁工作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其清洁度【3】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57 字符